10月30日,裝備事業部黨支部組織黨員赴漳河工程歷史展覽館,重溫漳河工程建設歷史,緬懷漳河工程建設先輩,講述裝備產業發展故事,分享交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經驗,圍繞年度目標任務,開展“憶初心、明職責、當先鋒”黨史主題教育學習活動。
漳河工程歷史展覽館位于漳河水庫觀音寺大壩,是荊楚大地又一省級紅色教育基地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水情教育基地。
自古以來,漳河下游洪水泛濫、洪災不斷,漳河東岸大片丘陵地區則年年缺水干旱、民不聊生。為改善民生,治理水患,合理利用漳河水資源,20世紀50年代我省自主設計并施工了這個省內最大水利樞紐工程。
建設期間,干群同心、共住一個工棚、共吃一鍋飯,自力更生、就地取材、革新工具,因地制宜科學調整大壩設計方案,歷時8年完成了漳河水庫及灌區工程建設,涌現出呂明英、胡玉珍、雷朝友等特等勞動模范150多人,200多名黨的優秀兒女在工程建設中獻出了寶貴生命。
黨支部全體黨員通過參觀珍貴的歷史資料,深切的感受到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“除水害、興水利、重民生”的偉大成就。深切緬懷先輩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,汲取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力量。
在展覽館外紅色教育廣場,大家圍坐在一起探討“漳河精神”內涵,結合實際講述裝備產業發展故事,分享入黨故事,進行經驗交流;圍繞產業發展、年度目標任務和近期主要工作分享感悟,將“憶初心、明職責、當先鋒”主題入腦入心。
此次漳河紅色之行,重溫了漳河建設歷史,感受了大美漳河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。大家表示將繼承和發揚“艱苦奮斗、開拓創新、擔當善為、求實奉獻”的漳河精神,高舉紅旗跟黨走,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、引領示范作用,聚力、聚合、聚勢、聚遠,推動公司裝備產業邁上新臺階。